浮躁的视频环境下,他们试图用文学对抗流量
文学在当下还有人关注吗?
纪录片《文学的日常》第二季近期在东南卫视、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上线,豆瓣评分难得到8。
该片从朋友访友开始,带领观众走近麦家、阿来等多位作家的日常生活。比如麦家与史航、马家辉与焦元溥、于坚与虎良灿、李修文与韩松落、李洱与张清华等。
回看国内读书类文化节目的发展历程,想存活下来都难,别说获得好的口碑。
1996年5月12日,第一个读书节目《读书时间》登陆国内电视荧屏。该节目第一期讨论的是“哥德巴赫猜想”。之后,读书类节目在各省市电视台蜂拥而上。
好景不长,随着1998年上海电视台《阅读长廊》的停播,同类型节目纷纷退出历史舞台。
2002年,央视开始实行“末位淘汰制”,唯收视率至上的风潮中,很多读书类节目因收视率低逐渐被淘汰。其中最著名的例子,当属当《读书时间》退出荧屏。
逆潮流中,总有人选择坚守。后来的几年,读书类节目试图创新,推出过朗读型《子午书简》、评论型《开卷八分钟》、访谈型《今晚我们读书》《朗读者》《见字如面》等。
近几年,读书类节目比较引人关注的,是文学类纪录片。
2019年,纪录片《但是还有书籍》以书为题材,捕捉和书有关的精彩故事,得到豆瓣9.0高分评价。
2020年,贾樟柯导演纪录片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》,以中国当代作家口述史方式展开了一场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。尽管其中作家都很著名,豆瓣评分只有6.7。
如今,纪录片《文学的日常》不同于以往读书类节目,没有主持人、没有记者,没有作家励志人生、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故事,甚至少有作家在书房写作的画面。
有的是作家与他的好友走出书房,漫步聊天;邂逅生活中的日常,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。
导演王圣志说,这档节目的意义就是让从文学回归到日常,让文学重新拥有解释生活的能力。
王圣志想拍《文学的日常》之初,没一个人看好。
“大家觉得,你怎么会想拍这么冷门的选题?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回忆。
王圣志是海峡卫视首席制片人,曾导演拍摄《早餐中国》《中国这么美》《下饭菜》等多部作品。
“所有人都在看搞笑短视频,我们误以为他们才是观众。其实,我们只是看不见另外没有刷搞笑视频、依然喜欢深度文学的观众而已。”
王圣志本科硕士学的中文。不过毕业后,没做过一天纯文学的工作。但他对文学却越来越有感觉。
看小说是他的日常休闲,同时他也看了很多作家纪录片。
“大部分纪录片在写作家、拍作家。文学应该跟每个人息息相关,但很多纪录片跟个人关系不大,跟我们当下生活没有什么联系。”
看得越多,越不满足。于是,王圣志动了心思,他想拍一个关于文学类的纪录片,让大家觉得这些文学作品,不是在写别人,而是在写自己。
《文学的日常》第一季能顺利播出,困难重重。
首先是节目立项。
王圣志找到自己中文系的师兄、海峡卫视、东南卫视总监洪雷,尽管年度预算紧张,洪雷还是同意制作这档节目——我们不应该一直顺应潮流,我们是否可以引领一下潮流?
“如果潮流往东走,我们偶尔是不是可以花不太多的钱,逆潮流而动?逆潮流也是一种潮流,一样可以引领。这个时代太快了,是否有一种节目能够拽一下拼命往前的步伐。”
逆潮流的创作,“好听点叫创作多样性,说通俗点,完全可以提供给观众不同味道的东西,单一才是最要命的。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《文学的日常》拍摄中, 左三:导演王圣志
虽然说服了台领导,节目立项了。真拍摄起来,大部分作家不想抛头露面。而且,王圣志要拍作家的日常,很多作家担心他们在读者心中的文字形象被破坏。
当王圣志以媒体身份邀请作家拍摄,通常被拒绝。甚至连王圣志的作家朋友,也不例外。
台湾作家舒国治是王圣志的忘年交。他们曾多次共同出游。当王圣志提出要拍舒国治时,舒国治直接拒绝。
舒国治举了个例子,“我通常不参加小学或初中同学会,因为我害怕见到以前喜欢的班花,怕她变得不再是我心中的样子。”
为了说服作家,王圣志另辟蹊径,曲线救国。
“很多作家并不想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变成戏剧、变成作品。但如果是作家的朋友邀请他,说我们出去走一走,并把这段时间我们一起考虑的问题用摄像机记录下来,作家更容易接受。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王圣志跟多位作家沟通中,最难说服的,是麦家。
麦家在生活中极其单调无趣,日常就是阅读思考发呆。
王圣志说,“他会把这种单调给我看?不会的。”
起初,麦家什么都不愿意拍。
为了约麦家,王圣志看了大量麦家的文章,“因为他的文章里会提到他的朋友,只要找到这篇文章,就知道他对哪个朋友有感觉了。”
有次王圣志在浙江卫视一档读书节目上看到史航和麦家,主持人说话麦家冷场,但只要史航跟麦家说,麦家就“对,史航说得对,我是这么看的……”
王圣志发现麦家跟史航有的聊。
于是王圣志请史航帮忙。这就有了《文学的日常》麦家那期,史航飞赴杭州,来到西溪湿地“麦家理想谷“拜访麦家。
史航见到麦家,为其准备了礼物,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两幅字的复制品,一副字多一副字少。麦家挑了字多的,他说喜欢热闹一点的。
麦家喜欢夏目漱石右侧作品
王圣志说,作家的生活很单调,很寂寞很孤独,“你看麦家多么渴望热闹,所以我找了一个热闹的朋友去。”
香港作家葛亮,看了麦家这期节目,认为《文学的日常》非常清晰、准确地把麦家身上冷清的特质展现了出来。
王圣志通过作家的朋友,找到打开作家心扉的路径。
“这个路径一旦铺设成功,节目根本不需要我在现场导,他们两个人就可以聊天。”
不是随便聊。
“可以聊跟创作无关的事,可以聊金庸小说的张无忌、可以聊八卦、聊绯闻、聊青春期、聊大学初恋……就是不可以谈文学,不聊创作上的任何问题,比如人物形象塑造、人物关系搭建等。”
不聊文学,那文学体现在哪里?
“文学体现在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。”王圣志说。
麦家在《文学的日常》中朗读自己的作品
片子拍完,困难又来了。
王圣志急需新媒体端来合作,“如果在传统媒体电视端播出,很少人会看见这个节目,传播不出去。”
可当王圣志第一季剪辑到第三集,平台还没着落。
王圣志特别感谢一个人,原优酷负责人文板块的副总裁干超。
优酷人文做过《圆桌派》这类节目,干超说他们有观众基础,对《文学的日常》有信心。
信心归信心。干超跟王圣志说,在优酷,节目一样需要立项。立项会上除了节目部门,还有运营部、宣发部、广告部……各部门最终的投票结果才能决定能否立项。
王圣志回忆第一季节目投票过程,用“非常惊险”形容。因为大部分人投了反对票。
最后一轮6:4。6票中包含了干超的1票。险胜。
现在这档节目成了优酷的品牌节目。
现任优酷文化频道总监王晓楠对「文娱春秋」说:“《文学的日常》基于作家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织,作家本人行走在现实世界中,会形成一种非常奇妙的观感。”
王圣志用“胜利”总结,“确实是胜利,这是严肃节目的胜利。”
《文学的日常》一集45分钟。
但在播放之初,所有人都要求王圣志节目做浅一点、再浅一点,以及再短一点。
被劝说的理由是,现在观众眼睛都在搞笑短视频上,谁会看有门槛的文学纪录片?
“说观众爱看浅的?这是胡说八道。每个观众都不一样。应该允许有难度的结构存在。但事实证明观众是聪明的,全看懂了。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也有妥协。比如,节目最后为什么不叫“文学家的日常”,而取名为“文学的日常”?
王圣志说:“虽然‘文学家的日常’更顺口,更好理解。但是,节目并不是为文学家立传而是解释文学与日常的关系,因此,还是用了‘文学的日常’。”
《文学的日常》跟其他文学类节目不太一样,影像聚焦日常。
拍摄中,王圣志很少拍看起来很文学的画面,“比如文学家的背影,比如一滴水从树叶上滴下来。”
诗情画意的画面,大家耳熟能详,但王圣志让画面统统停留在当下日常。
何为日常?吃饭走路再平常不过的事都是日常。
比如作家在菜市场前朗读,而不选择在一条溪流旁,或在一棵树下朗读。“那样会越来越文学,就没考虑到普通观众。”王圣志说。
文学始终要解决人的心理问题。
“当普通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,会觉得我的生活片段跟这些文字搭在一起,我的日常生活是有意义的,文学没有高高在上。”
《文学的日常》成功的关键,王圣志对“日常”做足了文章。
“这些文字是能够温暖我、温暖你、温暖他的,所以一定要在日常上面做文章,而不是在文学上。”
作家韩松落对「文娱春秋」说,他参与拍摄时,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,后来限于篇幅都剪掉了。
作家的创作过程,或有关作家任何戏剧性的故事,王圣志都不要。比如麦家《暗算》被退稿多次的故事,王圣志从来不讲这个。
第一季里,作家小白跟高翊峰在上海弄堂里边走边聊,走着走着看到一块黑板,上面写着——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在上海几乎不可想象……
这是居委会的黑板,平时通知大家交物业费、交电费、做卫生消杀等。不知是谁在上面写了几句话,恰好碰到两位作家围观。
小白说:“这是原生态的一种讲述,其实写小说也是这样,就是想把一些事情告诉别人。”
这段意外的邂逅,王圣志把它剪进去了。
这就是文学的日常,只有走出去,才会邂逅生活的惊喜。
而有路人看到摄制组在拍黑板上的这几个字,冲进画面,对着镜头说,“写这些字的人有病。”
王圣志当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,“我的天,生活中一些人想要表达,想要述说,另一些人却认为‘有病’。我们突然意识到,对自己现实生活很满意的人是不需要文学的,《文学的日常》这样的节目是给‘失意者’看的,是给‘纵然举案齐眉,终究意不平’的人看的。”
这一画面,也被剪进去了。这也是文学日常的一个场景。
“从日常出发到文学,而不是从文学里面硬找、硬熬一个别的东西出来。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为何王圣志执着关注日常,而不是作家身后有趣的故事?
拍摄《文学的日常》之前,王圣志拍过摇滚乐手。
“我始终在关注人,我想要知道,听歌的人是谁,歌曲背后有没有人,歌声背后有没有人?”王圣志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到《文学的日常》,他同样关注人。
“这一段文字是否跟普通人的生活引起共鸣?”
王圣志拿唐诗宋词举例,“今天中国人无论在何种境遇下,都能找到一句唐诗宋词对应当下的感受,当下人生处境与古代诗词互相指认。”
“文学的意义就在这里”,顺着这条路,王圣志拼命去找普通人的生活场景。
“我坚信作家的精神体量足够大,只要走出门就会邂逅,邂逅就会即兴,即兴就会真实,真实就会感人。”
韩松落参与了《文学的日常》第二季的拍摄,他认为《文学的日常》很突出的优点是很自然。
“不光参与的人很自然,整个的镜头语言氛围都很自然。”韩松落对「文娱春秋」说。
韩松落说,导演在片场只给一个大方向命题,“其他都由我们自己发挥。”
比如拍摄前,王圣志告诉韩松落和李修文要去敦煌走一走,路上看看会遇到什么样的景观,遇到什么样的人。
“整个拍摄过程非常轻松,像是一群朋友在旅行,而不是在专门拍点什么。” 韩松落对「文娱春秋」回忆。
王圣志拍作家阿来之前,找阿来喝酒。当时阿来刚接受另外一档节目的拍摄,非常反感,对王圣志说“我不给你演”。
王圣志在现场从来不喊“一二三开机”,往往是他给个眼神,摄影师便心领神会偷偷开机了。
当《文学的日常》走过两季,王圣志说这个时代不属于作家,属于流量,属于5G、属于人工智能。
正因如此,他认为现在中国作家的状态非常好,因为他们没有被过多关注,很耐心地在创作。
王圣志希望《文学的日常》也是这样,漫不经心地拍、漫不经心地剪、漫不经心地播。
“我不想让它太快,不想让它变成一季一季,非得明年后年出新款。我不希望它成为什么爆款。”
《文学的日常》的拍摄,非常朴素。两个摄像师,一个助理,一个导演。
人少,清清楚楚不扰民,拍着拍着就把它拍完了。
起初不被看好的文学纪录片,如今成绩斐然。小成本投入,不仅收回了成本,还获得了口碑。
王圣志说,要相信,还是有充满情怀的人愿意买单的,但前提是不要把它弄得那么夸张。
也许《文学的日常》不会成为未来节目的主流,但绝对是一股清流。
往期回顾
◆